一、原题回放
阅读下面这首宋词,完成15~16题
沁园春·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
刘克庄
岁暮天寒,一剑飘然,幅巾布裘。尽缘云鸟道,跻攀绝顶,拍天鲸浸,笑傲中流。畴昔奇君,紫髯铁面,生子当如孙仲谋。争知道,向中年犹未,建节封侯。
南来万里何求。因感慨桥公①成远游。叹名姬骏马,都成昨梦,只鸡斗酒②,谁吊新丘。天地无情,功名有命,千古英雄只么休。平生客,独羊昙③一个,洒泪西州。
【注】①桥公,桥玄,汉成帝时大鸿胪,他当年的一句评价改变了曹操的处境。②只鸡斗酒,出自曹操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,代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。③羊昙,东晋谢安的外甥,以善乐闻名。谢安去世后,羊昙辍乐一年,不过西州城;一日醉后误至西州,恸哭不已。
二、裸读诗歌
注意:做诗歌鉴赏题一定要遵循先读诗歌后读选项的顺序。很多同学先读选项再读诗歌,很容易受选项的误导,因先入为主而选错。
建议大家按照“标题→注释→诗句→题目→选项”的顺序做诗歌鉴赏题目。厉害的同学,既要读懂诗句,还要读懂诗句的功能(用意)和艺术效果。
题目:“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”意思是,孙季蕃要西行去吊唁方漕,诗人写诗与孙季蕃作别。
上阕:“岁暮”三句说在岁末天寒的时候,孙季蕃穿着布衣长袍,佩戴宝剑,飘然而至。这三句写出孙季蕃虽物质不富却潇洒自在。“尽”是领字,一直管到“笑傲中流”。“缘云鸟道,跻攀绝顶”化用李白“西当太白有鸟道”“畏途巉岩不可攀”名句,写孙季蕃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,如沿着云在攀爬鸟道;“拍天鲸浸”句写孙季蕃跨江渡海。这几句写孙季蕃与诗人相见要翻山越岭,跨江渡海,历经艰难。“笑傲中流”写出孙季蕃潇洒豪放的昂扬气度。“畴昔”三句,夸赞孙季蕃是“奇君”,用了肖像描写和典故衬托,“紫髯铁面”写其刚健豪放,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,将孙季蕃比作孙权,赞美其雄壮威武。“争知道”即“怎知道”,这三句与前面形成反差,感慨如此优秀卓异的孙季蕃本该大展宏图,可他已人到中年,却未能实现抱负,为友人抱不平,流露出叹惋之情。
下阕:前两句一问一答:孙季蕃为何不远万里而南来呢?是因为要凭吊如桥公般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方漕,就像当年曹操感桥玄的赏识之恩一样。“叹”和上阕的“尽”相呼应,也是领字,领起对方漕人生的感慨:方漕生前是何等有头有脸之人,名姬相伴,骏马相随,可惜如今都如梦一般地消逝了。“只鸡斗酒,谁吊新丘”写方漕死后无人凭吊的凄凉,现在孙季蕃拿着“只鸡斗酒”前往,也算是告慰方漕的在天之灵了。“天地无情”几句感慨人生命运无常,不论你是怎样的英雄人物,到头来终归是天地之间的匆匆过客。这几句是对方漕和友人命运的感慨,也是对自身际遇的投射。最后三句以羊昙对谢安痛彻心扉的悼念,表达了孙季蕃与方漕相知相惜,情义深厚。“洒泪西州”不仅写出孙季蕃的悼念情深,而且烘托出送别时的沉痛哀伤。
三、参考答案
15.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 分)
A.“争知道”三句流露出词人对英雄人物遭遇现实困顿的遗憾,承上启下,全词情感由激昂转向低沉。
B.下阕开始两句,词人感激孙季蕃像当年桥公欣赏曹操一样对自己大力提携,因此不远万里前来相见。
C.“叹名姬骏马,都成昨梦”中的“名姬骏马”借代繁华生活,一切繁华已然成梦,抒发了对人生命运不济的感叹。
D.结尾处运用羊昙哭西州的典故,写出孙季蕃对方漕离世的深切悲痛,凸显了孙季蕃的重情重义。
参考答案:B。“南来万里何求?因感慨桥公成远游”两句的意思是,孙季蕃为何不远万里而南来呢?是因为要凭吊如桥公般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方漕,就像当年曹操感桥玄的赏识之恩一样。可见,该项对典故的理解有误。“桥公”借指方漕,孙季蕃对应的应该是曹操。选项人物对应出错,张冠李戴。
16.词的上阕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孙季蕃奇人豪客的形象,请结合词作简要赏析。(6分)
审题:题目问的是刻画人物的“手法”,属于常规考题。我们之前复习时做过与这道题几乎一模一样的题。(附后)
这道题是人物形象分析的一个分支,答题时要讲清楚哪里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人物什么形象。比如“一剑飘然”是描写孙季蕃的外貌,写出其卓异非凡;“缘云鸟道”是描写环境,借环境的恶劣来烘托人物的精神风貌;“笑傲中流”是描写人物动作神态,写出其傲然豪迈;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是用典,写出其英雄气概。
参考答案:①外貌描写。“一剑飘然,幅巾布裘”的装扮和“紫髯铁面”的长相,写出了人物的潇洒自在和与众不同。②运用想象。“尽缘云鸟道,跻攀绝顶,拍天鲸浸,笑傲中流”等非同凡响的行为动作,展示人物不畏艰险、豪气干云的精神气质。③运用典故。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一句以孙权比孙季蕃,赞美其英明神武的英雄气概。(共6分)
四、追加训练
阅读下面的唐诗,完成后面题目。
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
王建
高树蝉声秋巷里,朱门冷静似闲居。
重装墨画数茎竹,长著香薰一架书。
语笑侍儿知礼数,吟哦野客任狂疏。
就中爱读英雄传,欲立功勋恐不如。
1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3分)
A.诗题信息丰富,运用了白描式手法,交代了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等。
B.首联高树蝉声既是环境描写,也有隐喻效果,从中可以读到李将军形象。
C.前两联描写极见语言功力,由远到近,由外到内,有动有静,色彩鲜明。
D.结尾“欲立功勋恐不如”暗含对李将军才华得不到施展的不平愤慨之情。
2.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?请结合诗句分析。(6分)
参考答案:1.D。结尾句“就中爱读英雄传,欲立功勋恐不如”的意思是李将军非常喜欢读英雄传,唯恐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,名垂青史。选项误解为李将军没有建立功勋的机会,才华得不到施展。属于望文生义,没有把前后句联系起来看。
2.①环境烘托。如“高树蝉声”“墨画”“架书”等表现了李将军住处的清幽雅致,烘托了李将军的文人趣味。②人物衬托。用“侍儿知礼数”,“语笑”迎生客,侍儿知礼,主人就更不必说了,衬托出李将军超高的文化修养。③直接描写。通过“吟哦、爱读英雄传”等动作、神态描写,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性格和不同凡俗的志趣。
相关链接:
20241223诗歌鉴赏|方法指导课:怎样做对题,拿到分
20241219诗歌鉴赏|精讲精练课:用一首诗带动必备知识点的复习
20241217诗歌鉴赏|总起课:怎样读懂古诗词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博星优配-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-在线配资门户-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