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网8月9日讯(记者 吴美琳 通讯员 吴爱华 安冉冉)在德州市陵城区于集葫芦文化产业园里,成百上千个形态各异的小葫芦挂满藤蔓,正等着手工老师们为它们“穿新衣”。这些原本不起眼的“小葫芦娃”,经过创意改装后身价倍增,从田间地头的农产摇身变成备受青睐的“时尚行囊”,用手工温度点亮乡村振兴的产业路。
“平常一个手捻小葫芦也就值五块钱,可经过设计改装、创意变身后,能卖到二十多块呢!”产业园的吴爱华老师拿起一个刚完工的葫芦包挂,笑着介绍道。这个巴掌大的小葫芦被巧妙切割、打磨,配上编织绳和金属配件,既保留了葫芦的天然纹理,又添了几分灵动巧思,挂在包上堪称别致的装饰。而这样的创意,竟源于一位网上客户的定制需求。
起初,有客户希望定制一个能装下手机的葫芦包,吴爱华与搭档王士珍潜心钻研3天,从葫芦选型、镂空雕刻到内衬缝制,一步步将想法落地。客户收到成品后十分满意,又提出能否用小葫芦做包挂——这成了“小葫芦变身记”的新起点。两人反复试验,终于做出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小葫芦包挂,不仅得到客户青睐,更打开了创意思路。
如今,产业园里的葫芦创意产品越来越丰富:有的被烙上花鸟图案,有的被改造成迷你收纳盒,还有的串成手串成为文创饰品。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手工作品,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各地,让小葫芦真正“走”出了产业园。
“下一步,我们还要继续研发葫芦新创意,让小葫芦变出更多花样。”吴爱华说,从普通农产到时尚单品,小葫芦价值的提升,不仅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更让葫芦产业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“致富藤”。在一双双巧手下,于集乡的小葫芦正以独特的手工价值,串起一条连接传统与时尚、田间与市场的增收路。
责任编辑:霍艳英
博星优配-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-在线配资门户-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